在很多人的思想里,将钱存在银行,无疑是最稳妥的方式。不但资金安全,还能或多或少地生些利息。
然而,台湾首富王永庆在瑞士银行存了400亿存款,他去世后子女去瑞士银行取款,却被告知:想拿回这400亿,要先交300亿遗产税。
最关键的是,王永庆生前并没有授权由哪位子女来继承这部分存款。
也就是说,即便交了300亿的遗产税,剩余的100亿也未见得能拿到手。
辛苦一生的王永庆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存款就这样以“最安全”的方式,永远地存在了瑞士银行。
其实,王永庆的资产远远不止400亿。
据统计,他一生打拼下来的资产有3000多亿,其中2600亿都被他放进了信托基金。
基金不属于具体的某个人,但后代每年都有钱拿,生活根本不成问题。
只不过没有谁会嫌钱少,当得知王永庆还有一笔现金存在瑞士银行之后,他的后代蠢蠢欲动,准备瓜分这笔意外之财。没想到,巨额的遗产税,却将他们挡在了一步之遥。
话说回来,王永庆不光生意眼光好,对资产传承规划做得更好。
若是他没有提前将一些大额存款放入信托基金,留下来的遗产恐怕早已被后代败光了。
就像晚清首富盛宣怀,即使做了财产规划,创办了愚宅义庄,仍然因义庄制度不完善,时局纷乱,被擅赌、不思进取的不孝子侵吞经费,最终勉力支撑15年,以宣布解散而告终。
义庄不是盛宣怀首创,早在北宋年间,那位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成功创办了范氏义庄,为范氏近800年的人丁繁荣富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49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到杭州做知府。了解到范氏族中很多子弟读不起书,生活穷困,为此十分心痛。他在《告诸子书》中说,自己能当官,是得到范氏祖先“积德百余年”的庇佑。因此,要回报范氏族人,以恤宗族。
范仲淹拿出自己为官多年的积蓄,在家乡苏州吴县购买了1000多亩良田与宅第,充做范氏宗族义田,建立了范氏义庄。范氏义庄与现在的家族信托颇为相似,主要将良田出租。所得费用,用以支付族中子弟读书、住宿以及婚丧嫁娶。
刚开始,范氏义庄的章程只有范仲淹立的13项规定。后来,经过五十余年的增补,使管理规定更趋完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范氏家族延续了近800余年的繁荣兴旺。而范氏子孙在义庄的帮助之下,生活得以保全,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据统计,范氏在800多年里,出过80个状元、400个进士。范氏义庄之所以几百年不倒,后代持心守正是关键。
除此之外,还离不开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义田不归个人,为族中所有人共同拥有。可以这样理解,范仲淹在千年前为族人办了社保。这个义田,相当于基金池。记载在册的范氏族人,一旦有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开支,都由基金池的钱来负担,免除了每个族人的后顾之忧。
第二,杜绝败家子的产生。不管这一代有多辉煌能干,谁都无法确定自己的后代是优秀还是败家。范氏义庄规定,卖田要经过全族同意,且卖的钱也不归个人,归全族人所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钱还拿不到手,谁也不会干这种亏本买卖。
第三、抱团取暖。在封建社会,官府只管征税,老百姓的生计一概不管。而范氏义庄,只要你人在范氏义庄,还属于范氏的一分子,没有被因犯错被驱出家族。你就有权力领取自己的那份生活费,官府不管的,范氏宗族要管。因此,所有人一条心,抱团取暖,人多力量大。
第四、考取功名的人必须回哺本族。就是说,范氏宗族的孩子,将来一旦进入仕途,有能力帮扶族人,便要购买良田充做义田,取于范氏用于范氏。
正是基于以上四点,范氏宗族历时近800余年不衰。比很多朝代存在的时间还要长,这些都要归功于范仲淹对范氏后代“战略性”的发展眼光。
与一千多年前范仲淹的思想和格局比,我们现在人反而落后了。
很多人没有建立家族信托的意识,认为拿钱生钱,才是最终目的,得到的实惠最大。
孟子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绝对是有一定道理的。像盛宣怀那样,算到了后代败家的可能性,也没能挡住他们作死的命运。
建立家族信托有哪些好处,这里简单说三点,希望能帮到各位朋友。
首先,家族信托有专人管理,避免子孙后代争产,家庭不睦。为争夺遗产撕破脸的人可太多了,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都不和睦,彼此恨不得对方死,家族能传几代?信托能让后代生活稳定,相互扶持,又不至于完全躺平。
其次,避免财富外流。创业容易守业难,因婚姻而发生财产外流的例子不少。比如上海“沪上皇”富二代秦奋,被网红韦雪分去9亿身家。如果早早将资产做了规划,也不至于分去这么多钱,还人财两空。
再者,对冲风险,避免债务伤及家庭。做生意有亏有赚,万一亏了,仅有的现钱赔光。每个月仍然能从基金拿到钱,根本不用担心将来吃不上饭,或者说资产全部拿去抵债。不伤根本,试错成本不高,东山再起就变得比较靠谱了。
综合以上几点,个人认为,有能力以及有条件的家庭,尽早做财富规划。你肯定也不希望,台湾首富王永庆的例子出现在自己身上吧。
现在我国的遗产税还没有实施,可早晚这只靴子都会掉下来。
与其被动地等它落地,不如早些出手,让自己后顾无忧。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