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出现后西医不断的研究,研究出许多抗艾滋病毒的药物,在抗病毒的同时对自身细胞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最近中国也兴起一次抗艾滋病的诊疗工程,通过研究与实践,研发出不少能够减少艾滋病病毒的药物,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而且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1. 中医能否治疗艾滋病?
西医治疗通过减少艾滋病病毒的数量,让进攻的“矛”变钝;中医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防御的“盾”变坚实
在湖北省南漳县,65岁的农民陈阿婆拉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她不知如何感谢才好。李勇是艾滋病研究的博士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负责当地的中医艾滋病治疗项目。
陈阿婆做胆囊切除手术时,被发现感染了艾滋病。在村里,艾滋病就等于不治之症。陈阿婆胆囊手术做完,连路都走不了。一听说陈阿婆感染了艾滋病,几乎再没人登她的门,甚至连儿媳妇都不让孩子上门。陈阿婆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精神几近崩溃。
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正逢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项目在当地招募试验者。这是“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综合研究项目”,是目前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域惟一一个资金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
儿子用轮椅把陈阿婆推到项目组。一系列化验程序走下来,陈阿婆符合条件,顺利入组,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始免费接受中医治疗,每天8袋药放在一起冲水喝。吃完一个月药,把喝过的药袋交回来,告诉工作人员她的编号,再领下一个月的药。除了领药,陈阿婆还能领到100多元的误工和交通补助。
吃了3个月的药,陈阿婆已经不用坐轮椅了,在家里能做饭、洗衣,还能下地干活,养鸡种菜。陈阿婆逢人便讲,她这个孤老婆子没病了。
上世纪90年代,何大一教授发明了“鸡尾酒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艾滋病患者的病毒载量以对数级下降。当时一些专家乐观地估计,人类在5年内攻克艾滋病。然而,一些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毒副作用太大,在杀死艾滋病病毒的同时,体内的其他细胞也未能幸免。最可怕的是有些病毒藏起来,抗病毒的药物无法消除,会出现更凶险的病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教授是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综合研究项目负责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发表10多篇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论文。他说,根据发病过程和临床特征,艾滋病属于中医“疫病”、“伏气瘟病”、“虚劳”、“五劳损伤”等范畴。运用中药扶正等方法,研发具有多靶点、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初步证实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有人用“矛”和“盾”来比喻中医和西医治疗艾滋病的不同。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王健说,西医治疗艾滋病是减少艾滋病病毒的数量,相当于让进攻的“矛”变钝;而中医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防御的“盾”变坚实。
据统计,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覆盖范围、受益人数逐年上升,从2004年最初的5个省扩大到19个省,救治的患者数量从最初的2300多人上升至17110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约2.2亿元。
2. 中医如何治疗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医治疗策略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从而达到免疫重建的目的
汤艳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她的导师是王阶教授。学了将近10年的中医,她跟随导师加入了中药治疗项目的课题研究。她负责广西柳州市、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项目联络工作。
在项目点,汤艳莉特别受患者的欢迎。她和这些艾滋病患者“亲密接触”,不戴口罩问诊患者,不戴手套为患者切脉,用手直接摸患者的淋巴是否肿大。她到过很多患者的家,给他们带去米、面、油、牛奶等日用品,患者都把她当朋友。
汤艳莉受欢迎,不单是她不歧视患者,更关键的是汤药好,治疗疾病能见效。
中医究竟用的是什么方子?王阶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扶正和补益,是中医治疗艾滋病两种通用的方法。他把艾滋病患者分为:正虚邪伏型、正虚毒盛型和正虚邪潜型。不同的类型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用扶正解毒,清解伏邪;有的用祛邪解毒,扶正固本;还有的用固本培元,从而达到免疫重建的目的。
中医对艾滋病患者分型是否科学?王阶说,对患者分型只是运用了中医的术语,划分的标准依然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标准。比如正虚邪伏型,HIV抗体阳性,符合临床Ⅰ期无症状期、Ⅱ期轻度症状期诊断标准,CD4计数大于350个/毫升。而正虚毒盛型,是HIV抗体阳性,符合临床Ⅲ期中度疾病期诊断标准,CD4计数小于等于350个/毫升。
通过20年的临床治疗,王阶认为,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切入点更加清晰,对于艾滋病患者有“三个能治”:能治未达到鸡尾酒疗法治疗标准的HIV感染者;能治鸡尾酒疗法治疗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患者;能治鸡尾酒疗法引起毒副作用、耐药以及机会性感染等的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认为,中医药在感染早期的治疗、免疫功能重建失败的治疗、病毒储存库的清除策略这三方面将大有所为,中医药免疫重建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应用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中。王阶表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无症状期就可以介入。无症状期是指未出现艾滋病的典型特征,还不具备临床治疗指标。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进而制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经过辨证论治,使机体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从而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实现延长无症状期、延长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时间,达到延长病人生命的目的。
从1990年开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被列入“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机构和队伍逐步增加,包括46家临床与科研单位、36家传染病院和研究所、13家大学。建立起一支覆盖全国19个省市的中医艾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队伍,直接参与人员近1000人。
3. 疗效标准谁说了算?
除了国际通行的“金标准”外,还应建立一套符合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标准,关注患者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在云南文山,20岁的小丽年轻漂亮,白皙的脸庞上透出了红色。她参加了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项目后,感觉身体好多了,还一下子找来6名年轻人。6个月的临床试验项目结束了,但病人们还要求“继续吃药”。
某男,陕西西安人,30多岁,每月坐着飞机来领药。项目结束后,他一直缠着李勇医生,说什么也要让他想办法。李勇只好给他开处方,每次开一个月的药。
能吃能睡,能下地干活,原先咳嗽的不咳嗽了,原先乏力、体虚的感觉自己精神多了。老百姓体征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算不算疗效?
王阶说,中医治的是“人”,在治疗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是针对患者的“证”来进行治疗,通过吃药来改善患者的体征,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艾滋病病毒载量下降,CD4细胞数目上升,中医究竟能不能用国际上通行的“金标准”来衡量?
为了获得国际专家认可,多名美国知名艾滋病学专家被聘请为课题组顾问,对课题方案设计、临床实施等进行咨询指导。项目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聘请检测公司进行室间质控。
王阶带领的课题组发现,对已接受鸡尾酒疗法治疗的患者,疗后6个月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34.48%)显著优于对照组(21.37%),并能改善乏力、肌肉关节痛、皮肤瘙痒和气短等部分主要临床症状;对无症状期患者,疗后6月,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43.8%,显著优于对照组18.2%,并可改善腹泻、纳呆等症状。临床研究证明,中医免疫治疗能够增加纯真T细胞个数,促进免疫重建,提高生存质量。
2009年底,通过对8946例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累计治疗4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发热、乏力、气短、腹泻、皮疹等症状;单用中医治疗HIV感染者,可使CD4计数下降幅度减慢,平均每年下降12个/毫升,低于CD4每年平均自然下降数30个—50个/毫升;中西医合用的艾滋病患者CD4计数平均每年上升15个/毫升。
最近,“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综合研究项目”形成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免疫重建中医综合治疗预案,包括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等内容。
临床研究提示,中医药可以全程作用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升高CD4细胞,提高免疫功能;联合鸡尾酒疗法可以增效减毒,减少胃肠道等反应;鸡尾酒疗法后,低病毒载量低免疫状态患者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提高鸡尾酒疗法有效率,促进免疫重建。在当前治疗现状下,鸡尾酒疗法后的中医药干预是理想的介入时间节点。
王阶表示,中医治疗艾滋病,免疫重建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将会发挥出更加独特的作用。